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路 光辉发展史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编辑:郭锦嶓 时间:2023-09-13
导读: 乡村振兴路 光辉发展史 7月29日至8月13日,为深入了解西峡县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推进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赴南阳西峡与巩义南岭新村乡村振兴促进团分别前往河南省西峡县五里桥镇白庙村、燕岗村、稻田村、...

乡村振兴路   光辉发展史

7月29日至8月13日,为深入了解西峡县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推进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赴南阳西峡与巩义南岭新村乡村振兴促进团分别前往河南省西峡县五里桥镇白庙村、燕岗村、稻田村、土槽村进行实地调研,围绕各村落特色产业优势,对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谋划与开展、村民生活条件与人居环境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实地调研与采访村干部的方式,探究西峡县“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路径对促进农业增效,助推乡村振兴所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

1.特色产业:前营村

西峡县前营村位于五里桥镇西南部,近年来前营村按照农游一体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全村呈现出“畅、亮、绿洁,美”的新气象。袅袅炊烟,古朴巷弄,红顶白墙的新砖房,饱含岁月沧桑的老物件。当我们行走在西峡县五里桥镇前营村白庙组的巷子里,休闲惬意的田园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前营村借助自身优势,着力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建设上下功夫,先后筹资1000余万元,建成农耕文化街、手工作坊街、白庙文化广场、农耕主题游园等,将农事情景雕塑、人文景观水系贯穿其中,同时举办多场广场舞大赛、开展寻找“美丽家庭”活动,让村民和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山区农民生产生活的时代变迁,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一方面,前营村利用长期以来积攒的经验,扩大种植地方特色产业(猕猴桃、香菇等),另一方面,在前营村党支部的正确引导下,竭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利用南阳西峡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引流周边游客到前营村体验乡村气息,将乡村产业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 特色,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底色。找到了自己的特色,也就找到了发展的快车道。特色产品、独特景观、文化资源等,在前营村,都有效的成为了乡村产业发展的亮点和抓手!瞄准特色,做强特色,让特色凭实力“出圈”,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发展动力。

 2.稻田之乡:稻田村

五里桥镇是远近闻名的水稻之乡,生产的“九月寒”大米,因其口感好,品质好,多年来一直享誉周边。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生动活泼的农耕文化广场、齐备的健身器材和烟花晚会、各类文艺汇演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个产业兴旺、文明幸福的稻田村正散发出独特魅力。

“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有土地租金,还有公司分红,平时种地还有工钱,收入有保障,大部分乡亲都开上了小轿车……”稻田村村民谢延超满脸喜悦地说。在和村民的攀谈中,我们也了解到稻田村的光辉发展史。一样的土地资源,他们却将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村委书记陈万伟组织召开会议,鼓励和引导有技术、有意愿、有资金、有经验的人去种,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
接着,在他的建议和主导下,稻田村成立了稻源实业有限公司,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群众手中流转100多亩田地,交由懂技术、有经验、会管理的种植大户打理。水稻成熟后,稻源公司实行保底收购,统一进行包装和销售。水稻种植重新成为主业,人们也很惊喜,每到周末,县城的很多人都来这里参观游玩,拍照打卡。借助乡村发展成景点的趋势,打出怀旧牌,做大产业文章,谋划农游一体的发展道路。我们在村长对稻田村未来谋划的述说中感受到了他的喜悦。

 在稻田村的观览过程中,我们为村民的一座座独栋别墅惊叹,被内涵丰富的文化广场折服,同时对村支书村民团结一心,共同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奋斗,让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艰辛历程感到十分敬佩。

       3.文旅小镇:土槽村

为了全面了解乡村振兴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有效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分队成员于7月30日来到乡村振兴模范村——土槽村进行调研。经过一段山清水秀,绿林环绕的旅游路线我们来到了土槽村党群服务中心。驻村第一书记谢叔叔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为我们解答调研疑惑,带领我们参观村史馆,贵村的发展振兴历程也使我们心生敬意。

为响应近些年来党全民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号召,土槽村承时代发展之势,在北京马坡镇的帮扶下,整合水利局、林业局、县政府等各方资源与资金,打造独属于自己的振兴规划。要想富,先修路,历时数年打通与外界的隔阂;因地制宜,依靠丰富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与药材种植业;同时拓展产业范围,进行菌类养殖和土蜂蜜培养,这也是贵村主要营收方式。在科学的规划,正确的领导下,该村也成功夺得五星党支部这一荣誉称号,这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代表,模范标杆,值得各地研究学习。

乡村振兴是持续性,前进行的历程,一时都不容懈怠。为避免村民返贫,该村还制订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5大方面结合乡村实际情况,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深入群众与乡村内部,真真正正地做出高效规划,不激进、不形式、不应付,抱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竭尽全力地促进乡村发展。

最后,经过调研我们也对土槽村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可以借助线上多种媒体对其推广,吸引更多外来游客。通过本次调研加强了对土槽村的宣传,推广振兴经验,助力土槽村发展蒸蒸日上!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人人播撒为社会贡献的种子,那么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便指日可待了。

 4.中药材之乡:燕岗村

烟岗村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五里桥镇,该村主要包括燕岗桥,岗头,大沟,二十亩地沟,宋燕路,学后,吴家凹,下坑,宋沟村,上坑,高营,袁家庄等地点。种植农产品包括秋葵、葱、草菇、玉米尖、韭菜,茴香、生姜等,人勤物丰,物华天宝,气候宜人。

燕岗村通过中药材种植与回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地区经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近年来,五里桥镇大力发展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推广林下、套作、间种等措施,采取防草布、地膜、配方施肥等生态种植办法,发展苦参、丹参、黄芩、白术等品种中药材6000余亩,带动2000余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已发展山茱萸、连翘、鸡头黄精、黄姜、天麻、曲径石斛等20多种30余万亩,其中山茱萸发展规模22万亩,主产区达9个乡镇120个村,年产量4000吨,带动3.5万农户10.5万群众增收。发展中药材产业奖补项目17个,涉及资金860万元,带动670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在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种植中药材鼓起了腰包,走上了致富路。

品牌叫得响,振兴有力量。西峡县强力实施中药材产业富民强县战略,加快中药材产业园建设步伐,打响道地中药材品牌,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燕岗村跟随县发展的的脚步,整合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奏响幸福之歌。

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访问了四个模范村落,了解到他们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很好成效。他们都注重发展特色农业,同时村委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水利工程和公路,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村里还兴办了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年轻人掌握技能,在村里创业就业。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培养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这些举措都极大促进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他们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非常成功,值得广泛推广。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工作,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责任编辑: 郭锦嶓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