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踏访商南,致敬荣光——长安大学实践队开展“缅怀先烈传薪火,历史文脉润初心”主题实践活动

来源:长安大学“青禾筑梦,阡陌研行”暑期社会实践队 编辑:罗海丹 时间:2025-07-18
导读: 骄阳灼灼,前坡岭的山风裹挟着历史的回响,烈士陵园的松柏摇曳着肃穆的敬意,博物馆的展柜沉淀着文明的密码。为宣传弘扬英烈事迹与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血脉,同时深入感知商南的历史文化。7月16日,长安大学“青禾筑梦,阡陌研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缅怀先...

骄阳灼灼,前坡岭的山风裹挟着历史的回响,烈士陵园的松柏摇曳着肃穆的敬意,博物馆的展柜沉淀着文明的密码。为宣传弘扬英烈事迹与精神、赓续红色基因血脉,同时深入感知商南的历史文化。7月16日,长安大学“青禾筑梦,阡陌研行”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缅怀先烈传薪火,历史文脉润初心”主题实践活动,走进前坡岭战斗遗址、商南县烈士陵园与商南县博物馆,在战火淬炼的记忆里筑牢信仰,于岁月沉淀的文脉中汲取力量。

战地遗址忆烽烟:凝固在山岭间的英雄史诗

前坡岭的沟壑间,当年的枪炮声虽已远去,战斗的印记却深深镌刻在土地里。葱郁的山峦间,一座巍峨的前坡岭革命烈士纪念碑拔地而起,静静伫立在山巅,成为了赵川镇的标志性建筑。实践队成员围绕纪念碑缓步前行,1946 年中原突围的壮阔画卷在讲解中徐徐展开:面对 6 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四十五团官兵以血肉之躯构筑防线,16小时击退 17 次猛攻,汪世才团长率 400 余名指战员用生命掩护主力西进,为创造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立下了不朽功勋。碑身之上,原豫鄂陕边区党委书记、边区政府主席汪锋亲笔题写的 “前坡岭革命烈士纪念碑”,日光洒落碑身,题字闪烁着金光,犹如一道跨越时空的精神指引,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熠熠生辉。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队员们参观赵川镇前坡岭战斗遗址

烈士陵园寄追思:矗立在时光里的精神丰碑

踏入商南县烈士陵园,墨绿松柏如翡翠屏风对称而立,肃穆地勾勒出哀思的厚重。实践队员们拾级而上,从陵园入口到巍峨纪念碑的空间递进,引导参观者在每一步的丈量中,悄然完成从现世喧嚣到历史沉韵的情绪蜕变。218 座墓碑静卧在晨光中,暗红色碑文在朝霞浸染下如同凝固的血脉。英烈纪念厅里,60 位有名有姓的烈士事迹与 160 座无名墓碑相互映照,实践队员们伫立良久,那是被历史焠过火的坚定,是被英魂照亮过的清亮。这份在静默中生长的力量,终将化作脚下一步步的扎实前行,让红色的火种,在新一代青年的生命里,烧得更旺,传得更远。

image.pngimage.png

博物馆中观文脉:浸润在岁月里的历史根

商南县博物馆的展柜里,数百件文物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往。史前化石见证着文明的起源,北齐瓦当的莲花纹晕染着匠心,明清瓷器的釉色沉淀着时光。这些跨越千年的遗存,不仅是地方文脉的鲜活载体,更让队员们懂得:红色记忆的传承,始终扎根在深厚的历史土壤中,唯有守护好文化根脉,才能让英雄精神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而是可触可感的生命印记,守护文脉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像呵护这些文物般,用心承接每一段过往,让时代的变迁在对话中沉淀为更深厚的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队员们参观商南县博物馆

前坡岭的烽烟、烈士陵园的静穆与博物馆的沧桑,共同诠释着“铭记”与“传承”的深刻内涵。队员们深切体会到:崇尚英烈不仅是回望过去,更是以英雄为镜照亮前路 ——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唯有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才能在奋斗中书写属于当代青年的答卷。


责任编辑: 罗海丹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