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暑期实践队走进河南宜阳 关注儿童成长 聚焦乡村留守儿童
长安大学暑期实践队走进河南宜阳 关注儿童成长 聚焦乡村留守儿童
近日,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河南省宜阳县,在县城街道及周边乡村开展以“关注儿童成长,倾听童心声音”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实践队员们通过入户走访、问卷收集、互动观察等方式,系统了解当地儿童的生活学习状态,尤其将乡村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用实际行动记录他们的成长需求与现实处境。
此次实践由长安大学暑期实践队进行,十余名队员经前期筹备后奔赴宜阳,调研范围覆盖街道社区,以及乡村区域,聚焦12-15岁儿童群体。活动旨在通过对普通家庭儿童与乡村留守儿童的调研,全面呈现当地儿童成长的整体环境,为针对性帮扶提供参考。
图表 1街道
在县城街道的走访中,队员们带着小文具、小零食等礼物与孩子们建立信任,了解他们的日常作息、课外活动安排及家庭互动情况。家长们普遍关注的教育资源均衡、兴趣培养渠道等问题被纳入调研重点,队员们通过观察与记录,收集家长在教育理念、陪伴时间分配、对社区服务的期待等方面的信息。
乡村地区的调研则更聚焦留守儿童群体。这些孩子多由祖辈监护,日常生活照料基本得到保障,但在学业辅导、情感沟通等方面存在明显缺口。队员们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居住环境、课余活动内容、与父母联系频率及心理状态,同时记录祖辈监护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如教育能力有限、对孩子心理变化关注度不足等。
图表 2美妆店
实践队设计的调查问卷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基础内容涵盖儿童日常作息、兴趣爱好、家庭陪伴时长等,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则增设监护类型、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对亲情陪伴的需求程度等专项内容。队员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调整问卷形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截至目前,已完成有效问卷数十余份。
调研数据显示,县城儿童的成长需求集中在多元兴趣培养、优质课外资源获取等方面;而乡村留守儿童的情况呈现鲜明特点:情感陪伴不足、学业支持缺乏、课外活动场所匮乏等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孩子因父母长期在外产生的心理波动也需引起重视。
据了解,调研结束后,实践队将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结合数据与实地观察形成分析报告。针对普通儿童成长需求,提出“丰富社区课外活动”“搭建亲子共读平台”等建议;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则聚焦“建立乡村关爱站”“开展远程学业辅导”“组织亲情连线活动”等具体方案,计划反馈给当地政府及公益组织。同时,将选取典型案例制作成宣传内容,呼吁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与成长支持。
图表 3鞋店
长安大学带队表示,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基层,既看到县域儿童成长的多元面貌,也体会到乡村留守儿童的真实处境。“希望同学们通过调研,不仅提升实践能力,更能将这份关注转化为责任,用所学知识为乡村儿童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调研活动已进入收尾阶段,队员们正抓紧整理材料。在宜阳的这段时间,他们用脚步走过城镇与乡村,用记录呈现不同孩子的成长状态,尤其将目光投向乡村留守儿童,让这个夏天的实践成为一份带着温度的青春答卷,为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关注乡村发展增添一份来自高校的力量。(通讯员 陈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