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聚力乡村 团课点亮梦想——河南宜阳樊村镇初级中学开展大学
青春聚力乡村 团课点亮梦想——河南宜阳樊村镇初级中学开展大学生支教团课活动
7月15日,晴空万里,阳光洒满豫西大地。河南省宜阳县樊村镇初级中学的校园里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一场由长安大学赴河南宜阳“助力乡村教育·呵护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队志愿者主讲的乡村青年团课在这里温情开讲。来自省内外多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带着知识与热情,为当地乡村青年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团课,同步开展的趣味互动游戏与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让乡村青年在轻松氛围中汲取成长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清晨的樊村镇初级中学,操场上彩旗飘扬,教室里桌椅整齐。樊村镇初级中学炊校长早早来到学校,与大学生志愿者们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活动筹备情况。他表示,乡村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领与成长关怀,是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大学生志愿者带着新思想、新视野回到家乡,用同龄人听得懂、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团课,既能让乡村青年感受组织的温暖,也能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炊校长的话语中满是期待。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为乡村青年讲授团课。杨硕飞供图。
下午6时,团课正式开始。大学生志愿者以“青春绽放,时代有我”为主题,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共青团的使命与担当。他们讲述了革命年代青年投身救国运动的热血故事,也分享了当代青年扎根乡村、带领乡亲致富的典型案例——从“新农人”用直播带货打开农产品销路,到大学生返乡创办合作社带动村民就业,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让在场的乡村青年深受触动。志愿者还通过视频短片展示了宜阳县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从泥泞小路到硬化公路,从土坯房到新民居,从单一农业到乡村旅游兴起,直观的对比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家乡的进步,更深刻理解了“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的意义。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与青年一起进行趣味游戏。杨硕飞供图。
团课结束后,趣味互动游戏环节随即展开。大学生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数字炸弹”“反向指令”等团队游戏,将党史知识、团务知识融入竞赛中,让乡村青年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学习成果。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与青年一起进行趣味游戏。杨硕飞供图 。
“数字炸弹”游戏中,志愿者随机设定一个数字,参与者轮流猜数,范围不断缩小,最终“踩雷”的人需回答一道团史知识题。随着数字区间逐渐收紧,现场气氛愈发紧张,答对题目时的欢呼与“踩雷”后的懊恼交织,让知识记忆变得鲜活有趣。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与青年一起进行趣味游戏。杨硕飞供图 。
“反向指令”则考验着大家的反应速度——志愿者喊出“向左转”,参与者需立刻向右转,看似简单的规则却频频让人“失误”,也让大家在快速判断中学会专注与冷静。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与青年一起进行趣味游戏。杨硕飞供图 。
“真心话大冒险”环节里,乡村青年们在轻松氛围中敞开心扉,有人分享了“最想为家乡做的一件事”,有人讲述了“成长中最感谢的人”,朴实的话语中流露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图为社会实践队队员与青年一起进行趣味游戏。杨硕飞供图 。
而“谁是卧底”游戏中,参与者通过描述“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等关键词,在隐藏“卧底”的情况下推理判断,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青年身份与责任的理解,更锻炼了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来自樊村镇的青年王磊说:“这些游戏平时只在手机上见过,今天和大家一起玩,既开心又学到了东西,感觉自己和身边的伙伴更亲近了。”
活动临近尾声,大学生志愿者与乡村青年共同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铿锵有力的誓言在校园上空回荡,既是青春的承诺,更是奋斗的号角。大家纷纷表示,这堂团课形式新颖、内容充实,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高校与乡村联动服务青年成长的一次有益探索。大学生志愿者将理论宣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用青春力量激活乡村青年的内生动力,既弥补了乡村青年思想引领资源的不足,也为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搭建了实践平台。从思想引领到心理关怀,从知识传递到情感联结,活动以多元形式为乡村青年“赋能”,让他们在感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在乡村发展中的角色与价值。
夕阳西下,活动圆满落幕。樊村镇初级中学的校园恢复了宁静,但留在乡村青年心中的触动与思考才刚刚开始。正如炊校长在总结时所说:“一次团课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播下的理想种子终会生根发芽。希望乡村青年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青春梦想融入家乡建设,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青春的力量在乡村大地涌动,理想的光芒照亮前行之路。这场在夏日里开展的乡村青年团课,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成长的邀约——让乡村青年与时代同频,与家乡共进,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