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渝见青春”实践队走进红岩旧址,重温信仰火种,照亮青春征程(第一站)

来源: 编辑:盛之恒 时间:2025-07-18
导读: 7月11日,长安大学“渝见青春”社会实践队深入重庆红岩革命旧址,实地探访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事迹展和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展。队员们穿行于铁窗旧址,凝视烈士遗物,沉浸于信仰与牺牲交织的历史回响中。此次实践不仅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次...

7月11日,长安大学“渝见青春”社会实践队深入重庆红岩革命旧址,实地探访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事迹展和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展。队员们穿行于铁窗旧址,凝视烈士遗物,沉浸于信仰与牺牲交织的历史回响中。此次实践不仅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是一次对理想信念的深刻洗礼。烈士的坚贞与信仰点燃队员心中的火种,为新时代青年注入前行的力量。

1.白公馆旧址:铁窗压不住信仰的光芒


image.png

7.11日上午,社会实践队走进白公馆遗址。白公馆是1939年被军统局强行改造为“重庆看守所”,成为关押中国共产党人、民族当人及其家属的秘密监狱。在压抑肃穆的氛围中,队员们沉浸式感受到革命者在恐怖高压下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一次对“信仰如炬”的深刻体悟,也是一次面对历史、铭记牺牲的思想洗礼。


image.png

社会实践队员们认真观察白公馆内部复原图与狱中展品,感受到这里曾被严密监控的惊悚,在沉静中体会革命者在此地所承受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深刻理解历史的残酷与先烈的坚韧。

2. 稚子丹心:《小萝卜头日记》映照童心与信仰的传承

小萝卜原名宋振中,因为营养不良导致头大身子小,所以叫小萝卜头。在展室中,队员们静静注视宋振中的日记原件与囚中玩物,神情凝重。一个仅八岁孩子却用稚嫩笔迹传递信念,令大家动容。张宇栋同学呼吁大家:“一个孩子也能如此坚强,我们更应珍惜当下,用行动传承这份初心。” 


责任编辑: 盛之恒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