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 > 社会实践 >

长安大学学子前往南昌展开实践活动

来源:长安大学 编辑:张运奇,吴培尧 时间:2025-07-17
导读: 赣鄱红土地上的青春足迹 —— 长安大学实践队赴南昌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 为深切缅怀抗战英烈、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厚植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与时代使命感。2025年7 月 15 日,长安大学 “红色赣鄱行,寻迹悟初心” 暑假社会实践队先后走进南昌八一纪念馆、中共中央东南分局...

赣鄱红土地上的青春足迹 —— 长安大学实践队赴南昌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

为深切缅怀抗战英烈、赓续伟大抗战精神,厚植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与时代使命感。2025年7 月 15 日,长安大学 “红色赣鄱行,寻迹悟初心” 暑假社会实践队先后走进南昌八一纪念馆、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在沉浸式探寻中解码红色基因,让初心使命在青春坐标中愈发清晰。

20335e28f1732da5673178d5ecece42.jpg

南昌八一纪念馆:触摸起义烽火,感悟八一精神

实践队步入纪念馆,首先被雕塑家陈允贤的《一代英豪》群雕吸引 —— 五位起义领导人高举火炬的雄姿,瞬间将队员们带入历史的洪流。王俊杰老师从创作背景与艺术手法切入,为队员们展开生动讲解。随后,队员们循着“危难中奋起”“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等展区,在丰富的图文史料、珍贵文物与场景复原中,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危急关头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d1e8221fb53624385f8ef5fd46a189b.jpg

在多媒体展厅,队员们通过触摸屏互动,模拟起义当夜的作战部署过程。这一系列参观体验,使队员们系统了解了八一南昌起义从酝酿决策、周密部署到成功发动并最终保留革命火种的全过程,深刻体悟“石破天惊第一枪”所蕴含的敢为人先、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百折不挠的伟大革命精神。

3fbefd232b58b3d9a31b375a006bea6.jpg

馆内陈列的起义武器、作战地图及先烈书信日记等,展现了那段英勇抗争的岁月,这场参观让大家系统掌握了八一南昌起义从酝酿到保留火种的全过程,对 “石破天惊第一枪” 背后敢为人先的勇气、听党指挥的信念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旧址:探寻抗战足迹,致敬中流砥柱

这座外观朴素的砖木小楼,是抗战时期东南地区的隐秘指挥中枢,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坚持斗争、维护民族大义的光辉历史。这里曾是组织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重要据点,肩负着恢复发展党组织、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重任。

c369299779b7869ca6219e9c300980c.jpg

踏入旧址,1937 年建成的砖木结构建筑至今完好保留着项英、曾山等革命前辈的工作遗迹。院落中,一组定格 1938 年 2 月 26 日南昌 8000 人抗战歌咏大游行的群雕映入眼帘,激昂的历史场景仿佛穿透时空;院中老井旁,建筑砖面阴刻的 “WAY” 与 “兴和” 字样,见证着建材漂洋过海的往事。在讲解员引导下,队员们依次参观办公室、会议室等复原场景,仔细研读历史文献与图文展板,从泛黄的电文手稿、磨损的办公用具中,直观感受到战争年代隐蔽战线的紧张氛围与共产党人的绝对忠诚。作为组织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的核心据点,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党在白色恐怖中恢复党组织、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艰辛历程。

9fc61f09f8569e2db715d753b11b1f8.jpg

这些场景与文献,展现出战争年代隐蔽战线的惊心动魄和共产党人的绝对忠诚,也让实践团队成员从组织红军游击队改编、壮大党的力量、领导民众开展抗日救亡等历史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的中流砥柱作用及革命事业的艰难与伟大。

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展卷铭烽火,老旗扬初心 

      循着“红旗源”“红旗谱”“红旗颂”“红旗扬”四大主题脉络,实践队走进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一楼陈列的土地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的宣传刊物、土枪、钢盔、手摇电话等实物,无声讲述着革命征程;二楼展示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家属光荣证、晋绥边区土地证、马灯、留声机等票证器物,则生动勾勒出烽火岁月里的生活图景与精神风貌。

     实践队师生仔细观看每一件革命文物,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实物展陈,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实践队深入了解历史,汲取奋进力量,深刻体悟“信仰如山、初心如磐”的红色精神。

933020fc47d940d8907774861c9ce38.jpg



c4ad9a6d9f92ade90b31ccf184cf70e.jpg

从八一枪声的震彻寰宇到隐蔽战线的无声较量,从革命火种的星火燎原到民众力量的磅礴汇聚,实践队员们在英雄城的实地研学中,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对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有了具象而深刻的体认。实践队将继续深入走访南昌的红色遗址遗迹,进一步挖掘其丰厚的历史底蕴,让红色基因在青春的实践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责任编辑: 张运奇,吴培尧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服务协议
  • 我要投稿

  • Copyright © 2010-2021 陕西大学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大学生网 - 陕西大学生网通讯社运营的高校新媒体
    陕ICP备15014909号-3

    陕公网安备 61019702000276号

    Top